《雨巷》說課稿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yōu)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雨巷》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雨巷》說課稿1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下午好。我是x號考生。今天我的說課題目是《雨巷》。下面我將從教學背景、活動評價、課程設計及教學亮點這四個方面來展開我第一課時的說課。
一、說教學背景
1.教材分析
合理、科學、全面的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队晗铩肥侨私贪?a href=http://www.osnszds.cn/jiaoyu/16373.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二課《詩兩首》中的第一首。本詩是“雨巷詩人”戴望舒的成名作。詩人通過典型意象營造出優(yōu)美的意境,同時巧妙地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通過學習這首詩,學生可以學會比較鑒賞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詩歌。這也符合了新課改中特別關注學生多方位情感體驗。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
2.學情分析
現(xiàn)代教育理論強調(diào):任何教學活動都必須以滿足學習者的需要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根據(jù)因材施教原則,在教學活動之前進行學情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高一的學生正處于由抽象思維過渡到邏輯思維的階段,他們的求知欲旺盛,樂于探索發(fā)現(xiàn),能夠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他們對于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在把握詩歌意境意象和詩人情感方面還有待加強,對于現(xiàn)代詩的鑒賞和審美能力還有待提高。
3.教學目標
根據(jù)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在新課程改革理論的指導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反復誦讀,把握詩歌的獨特意象,品味詩歌營造的意境,深入體會詩人情感。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實踐讀、品、悟的合作探究學習方法,提高朗讀能力及詩歌鑒賞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深刻體會詩歌中借物抒發(fā)的內(nèi)心情感,培養(yǎng)對詩歌的學習興趣,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4.教學重難點
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和認知特點,我制定了如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訓練誦讀詩歌的能力,把握詩歌的獨特意象,品味詩歌營造的意境,體會詩人借物抒發(fā)的情感;
難點:體會詩歌內(nèi)涵的多義性并力求個性化理解。
以上是我對教學背景所做的分析。
二、說活動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我還將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堂教學的現(xiàn)場效果,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以及時的評價。評價將貫穿教學活動的始終,我將以形成性評價為主,采用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的方式,
例如,在體會意境時,首先我會請學生找出詩歌中的幾個意象。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因此我會請平時不愛發(fā)言的學生回答,不論他們的答案正確與否,首先我都會予以表揚和鼓勵。對于一些稍難的問題,我會請平時積極發(fā)言的學生回答,并根據(jù)他們的反饋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調(diào)整教學方案。這樣的教學評價我認為不僅有利于教師的教,更有利于學生的學。
三、說課程設計
1.教法學法
接下來是我的課程設計部分,首先是教學與學法的選擇。
根據(jù)“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同時為達到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因此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朗讀體會法。通過范讀、齊讀、個體讀等不同的`朗讀方式,訓練誦讀詩歌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在讀中品味和感悟詩歌意境及作者情感,提高鑒賞和審美能力。此外,我還將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及小組討論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的學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鼓勵學習進行合作交流討論。通過師生合作,達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2.教學過程
接下來是我本次說課的核心內(nèi)容,說教學過程。主要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我會播放歌曲《丁香花》,并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示丁香花成簇開放的圖片。請學生在欣賞歌聲和圖片時思考:丁香花具有怎樣的特點,象征著怎樣的個性?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接著我會引導學生走進《雨巷》,去了解詩歌中那位丁香般的姑娘。
這樣的導入可以為本節(jié)課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首先,我會請全班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詩歌,明確這是一首現(xiàn)代自由體詩,也是一首優(yōu)美的抒情詩。
學生自讀之后,我會利用多媒體展示詩歌配樂朗誦音像作品,用視聽結合的手段來展示詩歌意境,將詩歌內(nèi)容形象化具體化。引導學生入境,讓學生初步感受詩歌所營造出來的意境。
接著我會提問:詩中有幾個主要的意象?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因此學生很容易找出本詩中的意象主要有:油紙傘、雨巷、我、丁香花、丁香姑娘、籬墻等。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初步感知詩歌內(nèi)容,并感受到詩歌前后呼應,富有節(jié)奏美和音樂美的特點。同時也為我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第三環(huán)節(jié):再讀詩歌,體會意境
首先我會分別請三位同學合作朗誦全詩,并提問:詩中描繪了怎樣一幅畫面,請用自己的話描述。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鄰桌間進行討論交流,并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進一步感知詩歌的內(nèi)容,同時也鍛煉了朗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不會以絕對的對錯標準評判學生的答案,不局限他們的思維。學生能在頭腦中自然勾勒“雨巷”的畫面,體會出詩的意境。
第四環(huán)節(jié),研讀詩歌,品悟情感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首先我會請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詩歌,回味詩歌意境。接著我會提問:詩中的主要意象“我”、“雨巷”、“丁香姑娘”等營造出的意境有什么象征意義?經(jīng)過之前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朗讀與品味,學生可能得出這樣的答案:這是一首愛情詩,象征著“我”對丁香姑娘的等待和愛慕,以及在等待中遇到的困難挫折。對于學生的不同理解我都會予以表揚和鼓勵。
由于上節(jié)課已要求學生課前做好預習工作,因此接下來我會直接請一位學生介紹作者戴望舒及詩歌寫作背景,其他學生稍作補充。
我也會對詩歌背景做小結并提問:當時全國處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與痛苦?!队晗铩吩谶@樣的情況下誕生,是否還有其他特別的象征意義?
這個問題有一定難度,因此我會采用小組討論法。將全班學生分成4人小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討論,我也會參與他們的討論并給予意見。討論完畢,請小組派代表發(fā)言,其他組的學生予以補充說明,我也會進行點評。通過師生合作能夠得出: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雨巷》一詩反映了作者交織著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復雜內(nèi)心。詩中的“我”有所追求,但卻因為理想不能實現(xiàn)而憂愁;雨巷象征著當時的 ……此處隱藏32832個字……開啟本詩的鑒賞之旅。
二、作者簡介——讓我們先認識一下雨巷詩人戴望舒(投影出示):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國著名現(xiàn)代詩人。1925年進入上海復旦大學學習法文。詩風受到古典婉約風和法國象征派的影響。主要創(chuàng)作現(xiàn)代派詩歌,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早期詩作多寫個人孤寂,總體上表現(xiàn)出孤獨、抑郁和消沉特點,意象朦朧含蓄。后期的詩,因受抗爭激發(fā),表現(xiàn)了熱愛祖國,詩風變得明朗誠摯,語言更為洗練純樸。
設計意圖:對人物的介紹涉及生平、成就、作品風格、人生經(jīng)歷四方面,讓學生初識戴望舒。
三、賞析《雨巷》
(一)美讀全詩:
邀請兩位同學與教師合作,配樂朗讀《雨巷》。
設計意圖:我選取了英國民謠《綠袖子》,曲風古典、優(yōu)雅、略帶凄傷之美,與詩歌感情基調(diào)吻合,通過師生共同美讀全詩,讓學生初步體會感知文章的節(jié)奏美,意境美,感情美。
(二)大家覺得《雨巷》這首詩美不美?美在哪里?
1、節(jié)奏美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與點撥與學生達成共識:①全詩從頭至尾都押ang韻,如“雨巷”、“姑娘”“芬芳”“彷徨”“一樣”“惆悵” “眼光”“迷?!薄芭伞薄盎h墻”等等,沒有換韻,每一節(jié)都是六行,每節(jié)押韻兩次到三次,在相隔不遠的行里重復一次韻腳,這樣,就造成了一種回蕩的旋律和流暢的節(jié)奏。
②從全詩看,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除“逢著”改為“飄過”之外,其他語句完全一樣,這樣,首尾呼應,不僅加重了詩人彷徨苦悶的心境,也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性。
2、意境美
美的意境是由美的意象共同營造,詩中美的意象有哪些?以“
(意象)的美是一種
的美”的句式來表述意象的美,分組研討,并盡量用排比句來表達。 ①雨巷:
設計意圖——與學生達成共識:
結合李清照的詞:“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蔣捷的詩《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爐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雨巷”這一意象奠定了抒情基調(diào),這一意象提供了抒情環(huán)境?!坝晗铩边@一意象奠定了抒情基調(diào),這一意象提供了抒情環(huán)境。悠長、寂寥、古老、憂傷③丁香花: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和古詩詞讓學生了解丁香是古典詩詞里常見的意象。
丁香花常見有白色、紫色兩種,開在暮春時節(jié),易凋謝。嬌小玲瓏,淡雅芬芳,因為花形像結,所以又名“百結”。
“丁香花”的古詩詞: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唐李商隱)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南唐李璟)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宋王十朋)體會丁香意象特征:高潔、淡雅、憂愁。 ③姑娘: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與學生達成共識:A意象特點:
外表美、體態(tài)美——自然的美,清純的美氣質(zhì)美——
古典的美,憂傷的美高潔的美,淡雅的美夢幻的美,神秘的美朦朧的美,婉約的美
B體會意象的象征義:
在古老而寂寥的雨巷里,在這古樸又悠長的石板路上,丁香姑娘撐著一把油紙傘,留給我們永遠迷人的背影和無限的遐思。這位女子清純脫俗,還結著丁香般的愁怨,這就使這個女子有了一種氣質(zhì),也有了一種內(nèi)涵,有了讓作者和我們對她一往情深的理由。姑娘在作者戴望舒的心中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投影出示寫作背景):
《雨巷》創(chuàng)作于1927年,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xiàn),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
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二十二歲。一年多以前,加入了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用他的熱情的筆投入了黨的宣傳工作。1927年3月,因宣傳革命而被反動當局逮捕拘留?!八囊欢闭兒螅[居江蘇松江,在孤寂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望舒草序》)。
設計意圖:通過寫作背景讓學生走進一個時代,走進一個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姑娘這一意象的象征意義。
姑娘——美好愛情的象征;美好理想的象征丁香姑娘的美麗高潔——理想的美好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難以實現(xiàn)丁香姑娘的飄然離去——理想的幻滅
3、感情美
設計意圖:在體會意象美的基礎上體會詩歌的感情美。
孤獨、失落、哀怨、惆悵、感傷
(三)齊讀全詩
《雨巷》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誦再現(xiàn)了一部分青年心靈深處的聲音。這是低沉的傾述,失望的自白,我們可能聽不到對現(xiàn)實苦難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號,然而從這傾訴和自白里,我們分明可以體會到一個青年人在理想幻滅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嗎?帶著這份感悟,齊讀全詩。
四、拓展延伸(投影出示)
丁香姑娘走了,遠了;美好的理想像夢一樣破了,碎了。但詩人并不絕望,詩人仍然希望身邊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總會有一段或長或短、或陰暗或曲折的雨巷,我希望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丁香姑娘,讓她陪伴我們,指引我們走出雨巷。謹記這些名言,也許我們能握緊姑娘的手。
1、不要放棄你的理想,當理想沒有的時候,你還可以生存,但,雖生猶死。——馬克吐溫
2、現(xiàn)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有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死茁宸?/p>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R克思
4、夢想這東西和經(jīng)典一樣,永遠不會因為時間而褪色,反而更顯珍貴?!独?a href=http://www.osnszds.cn/jiaoyu/16409.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男孩》
5、多少個夢,多少次想,多少回在夢海里,種植一株叫“夢想”的樹。多少個夢想,摻雜著多少汗水,揉合著多少淚水,終于邂逅今生最美麗的花開?!⒉?/p>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前路黑暗迷茫的時候,在艱難度日的時候,擁有樂觀堅定的信仰。
五、小結作業(yè)
小練筆
①用一首小詩表達讀完《雨巷》的內(nèi)心感受。
②可分別從男、女主人公、局外人的角度,綜合運用多種描寫手法改寫《雨巷》。教師示范:
淅瀝連綿的雨,陰暗悠長的巷,我手撐油紙傘,
走在沒有盡頭的石板路上。心
已陷入無邊的黑暗,而你
如同我生命中飄過的一縷芬芳。在我的夢中悄然綻放,
又從夢一樣的雨巷零落遠方。我多想也化作一枝丁香,伴陪在你的身旁,
知你冷暖,佑你吉祥。
設計意圖:這首詩歌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不僅僅在于詩歌的音樂美、意境美、感情美,還在于那一剎那的相逢、一剎那的心動、一剎那的停留,匆匆走遠,消失不見,這種還沒來得及看清彼此、沒來得及弄清真相就錯過的邂逅,留給讀者一份永久的惋惜與感動,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不僅要引領學生走進詩歌的殿堂,學會讀詩;而且讓學生愛上寫詩,用真情續(xù)寫感動。